古往今来,健康、幸福、长寿一直是人们追求的美好理想,但是无数的偏方、验方、秘方、仙方试过了;无数的滋补品、保健品,“天天惊喜……”,“无效退款……”,“还你一个健康的……”用过了,都收效甚微,或者适得其反。那么,问题在那里呢?健康长寿怎样得来呢?
这就带来一个问题,为什么物质丰富了,吃穿不愁了,生活小康了,但心脑血管病、糖尿病、肿瘤等慢性病反而增多了,发病也更早了?许多人即使未得病,也是处于“亚健康”;即使不属于“亚健康”,心灵也是灰蒙蒙的,不是春光明媚、春意盎然、自由自在的。特别是儿童肥胖、高血压,患了成人病;青年动脉硬化,血栓形成,患了老年病。提前得病,提前衰老,“亚健康”成了普遍现象、流行病。
近年来,国际科学界提出了一个口号:公众理解科学、科学引领生活。这里的科学理念指的是1992年《维多利亚宣言》的四大基石:合理膳食、适量运动、戒烟限酒、心理平衡。
四大基石的核心是什么呢?核心就是古人所说的“适者有寿”。“适”指适度、适当、适应。适度是指凡事不过分,不过激,不走极端;适当是指把握好事物和环境之间的全方位、多角度、多层次的关系;适应是指随着外界环境变化,自身也要跟着相应变化,即与时俱进。比如合理膳食,关键是合理;适量运动,关键是适量,膳食与运动都是健康必需,但又都是“双刃剑”。心理平衡,关键是平衡。这种平衡并非心如枯井,更非麻木不仁,而是一种理性的平衡,智慧的平衡。喜怒哀乐,人之常情,但切勿大喜大悲、大惊大恐。不然,芝麻大的事就勃然大怒,造成心梗、脑出血,将会遗恨终生。
“适”字,不仅对个人健康有用,而且对治家、治国也一样有用。里根总统上台时的国情咨文里引用了老子《道德经》的一句话:“治大国,若烹小鲜。”虽然只有7个字,却蕴涵着深刻的哲学道理,即世间万物,大到治国,小到烹鱼,都是一个道理,即掌握好“火候”,把握好“度”,则身心健康,国泰民安。反之,则宽严皆误,四面楚歌。
“适”字的本质就是辩证法,一位智者说过:学好哲学,受用终生。哲学是做人、做事、修身、齐家、健康、幸福、长寿的第一法宝。